熱門文章
· 豐富動力 多種四驅,RAV4榮放家族總有一款適合你
· 驚喜升華,亞洲獅越級實力再綻放
· “擎”定七夕,想優雅省油就“駕”凌放
· 好男人的特質它都有!哈弗M6 PLUS男人節特別推薦
· 自主合資大混戰,15萬的哈弗大狗追獵版憑什么脫穎而出?
· 一人開車or六人滿載,理想L9駕乘體驗始終出色
· 連續打破全球第一高端新能源紀錄摩卡DHT-PHEV越級實力不彰自顯
· 預算7萬元出頭,務實顧家的哈弗M6 PLUS就是這么給力
· 快樂生活一往無前,卡羅拉家族助力《周末新花 young》完美收官
· Z世代眼中的“周末新花young”,離不開一臺卡羅拉 銳放
· 竺延風:構建共融共生的汽車產業鏈生態
· 換車趕上了好時候,果斷入手哈弗大狗追獵版
· 安全更有料,駕駛有激情,B+級標桿亞洲龍無可爭議
· 一汽豐田RAV4榮放雙擎 混動技術為什么這么強?
· 全能偶像實力派 榮威鯨才是陪你享受浪漫生活的理想伙伴
· 一汽豐田RAV4榮放雙擎高效動力,聚力綠色出行
· 夏日精彩首播上線,《周末新花 young》與卡羅拉家族太配了!
· 亞洲獅成優享之選,硬實力如何煉成?
· 有顏值、有個性、有溫度,榮威龍貓用個性化車身改色帶來更多寵愛
· 新消費趨勢分析,凌放或成年輕人首選
· 入手“人生第一臺車”,一汽豐田威馳到底怎么樣?
· 起亞致力于海洋與河流清理 助力達成碳中和
· 硬核品質成就價值天花板 創業利器就是金剛炮
· 皮卡解禁迎強有力政策支持 長城炮以品類創新助力行業向上
熱門視頻
熱門標簽
F1賽道上的反叛者——御風馳騁的路特斯
4月10日,F1方程式大獎賽將于闊別兩年的澳大利亞墨爾本打響。自1996年起,澳大利亞大獎賽作為賽季揭幕站落戶于墨爾本,在眾多車迷心目中成為F1新賽季開始的重要標志,這次回歸對很多人來說意義重大。
擁有70余年歷史的F1賽事,故事自然不止于澳大利亞。1950年,國際汽聯在英國舉辦了第一屆“世界錦標賽”,F1賽事的雛形從一條由二戰后廢棄的機場跑道改造的賽道上開始了。
由二戰后廢棄的機場跑道改造的“銀石賽道”
來到60年代,一眾英國車隊在起源于他們家鄉的賽事上掀起了第一次技術革命。當意大利、德國的“元老”們視他們為不入流的“車庫隊”時,Cooper車隊的中置發動機賽車憑借靈活性和動態表現接連拿下1959年和1960年的世界冠軍,引得各車隊紛紛開始效仿;而路特斯創始人柯林·查普曼則另辟蹊徑,利用在皇家空軍服役期對飛機基礎原理的掌握和賽車設計的過人天賦,將空氣動力學發揮出與發動機同等重要的技術功效。
柯林·查普曼與路特斯車隊
查普曼帶領的路特斯車隊在F1賽場上活躍了幾十年,以無數次勝利及不斷突破的革新技術奠定了其賽道王者的地位。這個過程中,路特斯為整個汽車文明留下無數技術財富,由路特斯首創的諸多賽車設計也徹底改變了F1的規則,一些天才發明甚至因為太過“bug”被F1所禁,“地面效應”就是其中之一。2022年,F1賽事重啟“地面效應”,再次撩撥全球車迷的興奮神經,也讓人們不禁夢回那個巧思頻出的“路特斯時代”。
與風同行,空氣動力學先驅
縱觀路特斯的歷史,會發現“風”幾乎是永恒的主題。賽道上,風是賽車天生的對手,賽車高速行駛時所受到的空氣阻力受車速影響很大,每提高一點速度,空氣阻力就會呈指數增長。賽車馳騁賽道的過程,就是與風搏弈的過程。
1962年,查普曼設計了路特斯Type 25賽車,開創性地拋棄了管狀空間框架底盤的傳統概念,轉而采用了一種飛機風格的單殼結構,減少空間的浪費,最大限度降低了前方的空氣阻力,因此Type 25也成為了當年最苗條的F1賽車車型。次年,天才賽車手吉姆·克拉克駕駛著Type 25為路特斯車隊贏得了第一個年度車隊/車手雙冠軍。
路特斯Type 25
但一味減輕車重、降低風阻,會讓賽車在極速中“飄起”,查普曼又將飛機機翼靈感應用于賽車,正式帶領F1進入空氣動力學時代。
時間來到1968年,首次采用定風翼的賽車——路特斯Type 49為路特斯車隊斬獲了第三個F1年度車隊總冠軍。它尾部形似倒置機翼的裝置,結束了賽車只能從底盤和輪胎上搜尋抓地力的歷史,再一次改變了F1的規則和各大制造商的設計思路。同時,Type 49還創新性地采用楔形設計,這也使賽車高速行駛中能更好地在風阻與下壓力中找到平衡,實現車身穩定性。
路特斯Type 49
十年后,查普曼對風阻與下壓力的研究又登上了新的高度,親自操刀設計了27頁原稿后,最富創新性的路特斯Type 79于1978年橫空出世。這一統領此后F1賽事十年之久的傳奇賽車,除了通過定風翼產生極大的下壓力,另在車身側面下方加了一條長而窄、緊貼路面的裙邊,在賽車底盤和地面之間形成一個無形的“真空”區,利用車身上方氣流區和下方的“真空”區形成壓強差,進一步將底盤緊緊“吸”在路面上,讓整個車身都成為下壓力的來源,這就是地面效應。正是這款傳奇賽車將“地面效應”首次引入F1賽事,這也讓路特斯幾乎壟斷了當年F1的所有獎項。
路特斯Type 79
查普曼及路特斯技術團隊對空氣動力學的極致追求,賦予了路特斯賽車在賽場上強大的統治力,一款款經典車型也被載入了F1的輝煌史冊。
乘風而來,從賽道到公路
路特斯對空氣動力學的專注,同樣延伸到了旗下量產跑車上,來源于賽道的設計和高效性能,令路特斯跑車展現出獨特魅力。在幾十年的傳承與創新中,路特斯于空氣動力學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不斷加深,時間來到2019年,路特斯發布首款純電Hyper Car Evija,采用開創性的“孔隙式”設計,將空氣動力學的性能融入車身形態進行展現,真正實現了“性能定義美學”的造車哲學。
路特斯Evija
40年前Type 79在車身與地面之間形成氣流,而Evija則賦予這項偉大設計新的生機,將氣流通過孔隙引入車身。在Evija前臉、前后輪與車尾,隨處可見孔隙的藝術。行駛時,氣流從車底、車頂、側腰線穿過,將高能量的空氣引導至車尾,對抗隨著速度而增加的“升力”。同時,孔隙所產生的文丘里效應讓空氣高速流至后輪的拱形導風板,梳理氣流,增大下壓力。
“孔隙式”設計讓Evija在320km/h的極速下,能產生約1800kg的下壓力,這甚至超過了車本身1680kg的自重,理論上如果條件允許,它甚至可以直接倒著貼上天花板行駛。
與此同時,在車身上開辟氣道的巧思,也賦予了Evija仿佛隨著空氣流動一般的車身線條和獨樹一幟的力量感。
御風馳騁,HYPER SUV BEAT THE RULES
如今,這套設計理念再次在路特斯首款純電Hyper SUV Eletre身上得到了新的詮釋。在一睹Eletre真容前,人們很難想象“Hyper”這個代表著極速與賽道的詞出現在一款SUV上,同時也不得不好奇專注賽車與跑車的路特斯究竟會設計出一款怎樣的SUV。
不過,當看到Eletre全貌后,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空氣動力學設計在一臺SUV上竟然可以展現得如此淋漓盡致,再想到它來自路特斯這位空氣動力學宗師,也就釋然了。
路特斯Eletre
Eletre是一輛真正的路特斯,正如考文垂路特斯科技創意中心(LTCC)負責人、Eletre的外觀設計者Ben Payne所說,“Eletre體現了‘Carved by air’理念所能達到的全新高度”。
“Carved by air”,也就是御風馳騁,精準概括了Eletre的設計手法與造型特點,經歷幾十年賽道考驗的空氣動力學設計精華體現于它的每處細節。
Eletre強化了視覺上的輕量感,而且鮮明突出了孔隙細節,僅僅是看著Eletre車身的孔隙與通道,就能感受到車身劃開空氣的速度、想象出風在車體內外的流動路徑。無極隨速可變主動式下進氣格柵可根據車速自動打開,在需要減少阻力時則自動關閉,同時導入的氣流,也能起到冷卻傳動系統和電池組的作用。線條凌厲的前鼻進氣口劈開迎面的氣流,車頭下方旁通管的開口引導空氣重新回到引擎蓋頂部。位于大燈之下的進氣口將空氣導入車內、排進輪拱,進一步減少風阻。前輪后面的孔隙設計將空氣從車輪處抽出,并在車身側面開辟一條通道,不僅強化了空氣動力學性能,也讓車門線條的塑造變得更為精妙。
路特斯Eletre
順著貫穿式腰線來到車尾,一個大的排風道把空氣從輪機艙里抽出。經過D柱的管道有效控制了尾流,車頂上的固定式尾翼幫助保持空氣一直附著在后車窗上,配合主動式后擾流板有助于動態平衡阻力和下壓力。
路特斯Eletre
整體來看,Eletre將精巧流暢的曲面與清晰深刻的線條結合,賦予整車速度感,看上去真的像在空中劃過。路特斯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曾描述御風而來的設計手法,就像“蝴蝶穿過空氣而不是降落傘”,恰如其分地展現出“控風者”路特斯又一次對空氣的詮釋。
“Beat the Rules”這句代表Eletre的口號,更是品牌對傳承、革新、追求極致的態度,路特斯精神賦予Eletre獨特的靈魂,讓它不負“Hyper”之名。真正的領路人永遠是賽道先鋒,在電動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新賽道,路特斯正御風馳騁,將賦予Eletre這款品牌首款純電Hyper SUV怎樣的魅力,我們靜待它在中國的亮相。